當台灣的重點政策或議題,變成只問藍綠、不問是非的時候,這個社會進步的機會將飄渺至極,甚至往後倒退,悲哀!

一談到18%,政客、報章、名嘴的藍綠立場毫不遮掩地赤裸裸地顯現,可悲! 尤其是自詡為社會公正第四權的媒體,大方地扮演著支持政黨的輿論打手,更為可悲!

我了解也接受18%有其歷史背景,也支持「全心為民服務」、「被更高道德標準限制與遵守其操守規範」的公務員應被政府妥善照顧。當年應蘊而出18%是當時軍公教薪資福利不及社會水準且國家財庫無法一次給付退休公務員之勞退金額,就當時的社會條件,軍公教無須納稅、享有18%或可被接受,但時空演變,部分民國84年前退休即享有高額薪資與社會地位的高級公務員們,18%依舊不變、甚至可黨職併公職,民眾的感受自然不佳。 

最近18%改革沸沸揚揚,但我想以下兩點應可理性論述:

(1)     制度的合理性vs.民眾的相對剝奪感

大家(或許不包括部分既得利益者)都認為18%應該改革,但從綠色執政或到今日的藍色執政,改革卻都搔不到癢處,許多該照顧的老兵們仍是領著每月七八千的月退俸或微薄利息,但卻還有許多不愁吃穿的高官們享受高利優惠,藍營鞭蔡英文月領六萬餘,綠營鞭連戰、李元簇也可享有十餘萬利息優惠,但說到底,不管誰領了誰沒領,連戰、李元簇、蔡英文都沒有錯,這是制度賦予他們的福利與權利,合法領取自然沒錯,但真正該檢討的是,不管哪個政黨都說要改、該改,他們也都有機會改革,但為何改革總不到位,甚至富者越富?比照現今社會利率1%水準,小民們在意的是這些人對國家社稷的貢獻真的值得超越平均水準18倍嗎?人民的相對剝奪感自然強烈,爭議也就不斷衍生難以說清楚講明白。 

(2)     公務員行政績效vs.享有的福利水準

承上述,撇開18%政策,我們該給公務人員什麼樣的福利與保障?關中說: 公務員不是一般人。是的,就價值貢獻與報酬而言,公務員的福利確實不是一般人可享有的。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公務體系仍有許多辛勞與優秀的公務員,司法單位與中央部會還是有許多專業官僚,但對於更多基層公務體系來說,民眾普遍還是感受不佳。當一個人被指說「你好公務員心態喔」,試問這是褒?還是貶?曾幾何時,當大家說去考公務員的時候,想的不是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社會服務,圖的是薪水好、保障好,而且這個薪水好、保障好的組織,竟沒有退場機制?!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啊!許多不適任或績差公務員,穩穩地等著退休,一個3%丙等考績的推動都無法推行的組織、被社會普遍認為「公務員心態」就是打混、僵化、刻板的體制、憑藉年資而非績效晉升加薪的制度,這教人民如何打從心裡尊敬這些「公僕」呢?而又為何這些公僕可以享有較社會更佳優渥的福利呢?很多人,連同我們的關中先生都說,「不然你可以去考啊!」,是的,我可以去考,國立研究所2%的錄取率我可以考上,我想考試不會是問題,但是,一個被認為「僵滯、效率不彰、成長進步有限」的職場環境,為何我要進去呢?不諱言,長久下來,許多行政基層公務員變成是人格特質重視生活穩定大於自我成就需求的民眾去應考,或者把考公務員當成找不到好機會時的後補選項,我想詬病的是,政府何不檢討:為什麼真正優秀的精英不會把公務員視為第一選項、視為職場上的至高榮耀? 

如果台灣的公務員,多幾個李國鼎,多幾個孫運璿,當這些公務員們可以帶動台灣進步、成長,為台灣做出更多價值提升的貢獻,我想不只18%20%都沒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平安是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